针对自闭症儿童乱跑的行为,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孩子乱跑行为的前事和后果是什么,也就是了解一下孩子乱跑前和乱跑后发生了什么。从而分析孩子乱跑的功能是什么,即孩子乱跑的目的是什么,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孩子乱跑这一行为。
功能1:获得实物:即孩子乱跑是想得到想玩的玩具或想吃的食物。针对这个功能,首先我们可以从前事上进行控制,即通过提前满足孩子的需求,来避免乱跑这一行为的发生。比如我们把孩子喜欢的物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来塑造孩子待在某个地方的持续时长,从而减少孩子乱跑的时间。其次,我们可以教授孩子正确提要求,比如教孩子说“我想要拼图”、“我想吃薯片”等,在孩子以正确地方式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后,带着孩子去拿想要的东西或直接满足孩子的需求。最后,当孩子已经出现乱跑这一行为时,我们需要把孩子想得到的玩具或食物收走,即不让孩子通过乱跑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强化孩子乱跑的行为,这样孩子乱跑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把这些方法结合使用,即我们在移除孩子乱跑之后的强化物(孩子想得到的物品)的同时,也要强化孩子正确提要求的行为,通过区别强化孩子的不同的行为,来更加有效地减少乱跑的行为。
功能2:获得关注:即孩子乱跑是想得到某个人的关注。针对这个功能,和上述获得实物是有相似之处的,即孩子乱跑都是为了得到一些东西,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提前满足:即提前给孩子一些关注,我们可以观察或记录一下孩子自己能待多久,若孩子一个人能待10分钟,那我们就可以在孩子独自待了5-8分钟之后,提前去关注孩子,这样孩子得到了关注,就不会通过乱跑去获取关注了。第二,教孩子正确提要求:在孩子想得到大人的关注时,我们可以教孩子提要求说“妈妈走过来”、“妈妈看看我”,或直接让孩子喊“妈妈”,当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给孩子想要的关注。第三,在孩子乱跑后不给予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区别强化,即在孩子乱跑时不关注,孩子停下来时,我们去关注,关注的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口头上的夸奖,比如“你现在安静得坐在椅子上”或“你在玩积木呀,我们一起吧”。
功能3:逃避任务、场景或某个人物:即孩子乱跑是为了逃避自己厌恶的某个刺激。针对这个功能,若孩子是想逃避任务,那我们可以从降低任务难度、增加任务趣味性、提前告知孩子和教孩子正确提要求等方面来改善孩子乱跑的行为。例如:当孩子不想进行6块积木的仿搭时,我们可以先从4块开始,并且先选一些带有孩子喜欢图案的积木进行仿搭,在孩子仿搭成功后给孩子大大的奖励;或者我们直接教孩子提要求说“我想一会儿再搭积木”;我们还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要进行搭积木的项目了或直接用计时器计时,告诉孩子“计时器响了,我们就要搭积木了”。若孩子乱跑是想逃避某个场景或人物,那我们可以采用配对的方式,让孩子慢慢接受这个不喜欢的刺激。例如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那我们可以让这位老师拿着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或玩具走到孩子面前,只要孩子不跑,就把玩具或食物给他,让孩子明白这个老师的出现是可以给他带来“好处”的,渐渐地让孩子接受这个老师。再比如孩子不喜欢待在卧室的床上,我们也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床边,或选择带有孩子喜欢卡通人物的床单,从而让孩子慢慢接受待在床上。不管孩子是逃避任务、场景还是某个人物,在孩子跑掉之后,我们都需要及时把孩子拉回来继续任务或继续待在某个场景中,不能让孩子逃避成功,即不强化孩子乱跑的行为。
功能4:自动强化:即孩子喜欢乱跑这个活动,孩子乱跑的当时就得到了强化。针对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多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和“跑”有关的具有功能性的活动。比如绕障碍物跑、折返跑、追逐跑等,或者和孩子进行一些和跑有关的小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捕鱼游戏、踢足球呀等,让孩子“跑”的行为尽可能地正常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多引导孩子玩更多种类的其他玩具或游戏,当孩子专注于其他玩具或游戏中时,乱跑这一行为也就会相应地减少了,通俗来讲就是,让孩子“充实”起来,就没那么多空闲时间去跑了。
以上所述的几种功能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即孩子在不同情况下乱跑的功能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孩子乱跑前以及乱跑后发生了什么,从而判断相应的功能,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减少孩子乱跑的行为。
英劢教育,为家庭教育存在困惑的家长提供定制化、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自闭症孩子乱跑,具体是什么场合在什么地方乱跑呢?如果是在家里,那没关系,如果是在学校,可以和孩子做一下约定,也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允许孩子可以在约定范围内活动跑动。如果是在大街上乱跑,冲向马路这样的情况,家长可能就要实行强制手段。
自闭症孩子通常感统需求很高,加上不会玩游戏,或者空闲时间多无聊他就会寻求感统需求。可以给孩子上一些感统课,或者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任务,简单的收拾、捡东西让他有事可做。或者把这种乱跑的需求转化为踢球、拍球这些运动类的游戏发展。
大龄是没有办法的,不是有大龄家长焊铁笼子吗,有办法他能舍得吗,小的孩子可以试各种方法治疗,拖大了,就难治了
需要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乱跑,乱跑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这个行为的前事和结果是什么。还有乱跑的场合都是在哪里,乱跑的次数怎么样?分析一下这个行为的功能会是什么?
如果是获得想要的物品,那就告诉孩子正确的获得关注的方式,例如1.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东西2.可以用手势或肢体动作表示自己的需求3.可以用图片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是逃避任务,1.您可能需要降低一下任务的难度,让孩子更容易的做到,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要及时强化,学习一个新任务时要使用连续强化计划,即做出正确的行为立马给强化。2.可以教授孩子表达自己不想做这个任务,这个对我来说太难了。
获得关注:在孩子乱跑暂停间歇满足孩子要求,一旦乱跑马上放下孩子,寻找下一个暂停不乱跑间歇才关注孩子,如此反复练习孩子就会知道:只有不乱跑才能满足,才能得到妈妈关注。同时,平时在孩子不乱跑时多跟孩子互动,给予孩子更多关注。
自我刺激:如果孩子乱跑这个行为是一种自我刺激,对自闭症孩子的很多自我刺激行为是比较难矫正,但可以多让孩子参与到活动游戏中来,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有事可做;可以找到适当的行为去替代孩子乱跑的行为,例如让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快走或者手里玩一个可以替代行为的玩具。
乱跑是行为问题,需要干预,可以买点书看看如何系统操作。安坐能力是融合的根本~
多锻炼孩子的指令能力,另外可以模拟教学家人不见了怎么办,应该找谁,熟记家长的联系电话号码。
在孩子年龄或者能力稍微强一些之后,可以进行一些走丢的模拟训练。带娃逛街或者干什么,给孩子穿比较明亮鲜艳颜色的衣服,然后家长带去逛街时假装走在孩子稍后方。
我家娃大约是经过了5年左右的持续锻炼,才做到了逛街能够及时回头看家长这一点的。从幼儿园期间就开始训练陪同逛街,一直到三年级暑假去上海旅游,科技馆外那一圈购物街里,第一次发现娃能够做到主动回头看我们两个在不在了。
所以这个事情,不用太着急,还是家长自己要做好,另外,做训练教学一定要在情况局面可控的情况下去做。
你可别给孩子穿一身黑乎乎衣服然后晚上带娃去闹市训练,别闹,都大人了,长点心。
个人经验浅谈,自家孩子出现这类问题,乱跑乱叫,批评罚站,控制情绪。当然,也有严厉的打手心。表现好奖励物去鼓励他,时不时抓来玩学军人游戏,如立正,齐步走,多用活动和游戏去填满孩子时间,每个家长方法不同,多对比参考,不同方法去试,总会做到找到控制孩子乱跑行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