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名校引进 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分别与陕师大、铁一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通过全托管模式紧凑型“名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和全新管理模式,使国际港务区在短时间内实现办学质量提升。
“我们来到国际港务区办学,就是希望把陕师大的教育理念植入到国际港务区,让这里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罗坤表示。
据悉,国际港务区与陕师大、铁一中合作办学采取的全委托管理模式,是“名校+”的全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优质教育资源,为辖区群众提供“公办”性质的优质教育资源。陕师大陆港小学和铁一中陆港学校总建面达到27万平米,全面建成后可提供学位11200个。
“这更有利于学校教育和管理发展,会成为西安‘名校+’工程前景可期的一个样板。”西安市教育局局长姜建春表示。
“国际港务区将以此次‘名校引进、合作办学’为契机,依托校地各自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成果推广、产业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快速发展,深入贯彻西安市委、市政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要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真真正正做到‘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教育。”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说。
据了解,西安国际港务区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台,也是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示范区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的所在地。按照《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近三年,国际港务区将累计投入约28亿元,新建、改扩建18所中小学,增加学位176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