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康自闭症连锁品牌

3岁自闭症儿童从无眼神对视到主动交流他经历哪些训练?

发表时间:2020-05-22 14:53:45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社交发展方面: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社会中孩子被扣上“自闭症”帽子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太与人交往,当然也不屑于多看他人一眼。今天我说的这个小宝贝——小微,在他的眼里只有我!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小微眼里只有我?

  小微,男,3岁,家里一般由阿姨看护。2016年4月,来到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入园时只会发声“妈妈”,没有其他语言。我和孩孩子妈妈谈过后,妈妈意识到肩上的重任,开始每天坚持陪着宝宝。小微除了对一些食物和旋转发光的物品感兴趣,其他都不感兴趣,更不会对人感兴趣了。他的眼里仿佛就没有人。比如,给他一辆小汽车,他拿在手里,只用手转它的轮子,不停地转,不停地看,如果不拿走,他就一直看下去。我给他一个小汽车,他马上让小汽车倒过来,握到手里转轮子。我给他一个闪光球,球亮了以后他就一边看一边笑,不亮了便松手,拿走了便“妈妈,妈妈”地哼叫。他也喜欢跑来跑去,没有危险怠识。听妈妈说,小微在幼儿园里,每到课间操时,他一不看二不做动作,只是站在那里东张西望,不看示范的老师,也没有想动的欲望,不一会就跑开了,无奈每次都会专门有一个老师专门拉着他。幼儿园老师会经常找家长诉苦,妈妈更焦虑了。

  面对小微这种情况,尤其是眼里没有人,没有妈妈,也没有我,开始的几天我使出浑身解数,用他最爱吃的薯片和他套近乎、拉关系。第1天上课,拿出一包薯片在他面前划过,可是他眼里只有薯片。根据表现,判断出可能是由于他的兴趣太狭窄,并旦只有手中的物品或食物才能给他安全的感觉。我仔细观察,当他手里没有任何东西时,有时他的小脚不停地晃动,而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小脚。我试着把我的脚靠近他的脚,也晃动起来。起初他没注意,我增加晃动的速度,他终于看我的脚一眼,万幸!然后他就不晃动了。我们的第一次“友好互动”结束了。

  第 2天上课,当他晃动小脚时,我马上跟随,而且和他的速度一致,他终于又看了我的脚,继续晃动起来,我也开心的望着他。

  第3天上课,我们继续脚部互动,他没有动时我也会晃动,他动时我晃得更夸张。他终于看我啦!这是第一次在没有薯片的情况下他能瞧我一眼。我不失时机地拿出大薯片送到他嘴里。我充满希望:小微,我们一起玩吧,你会喜欢上我的!

  第4天上课,首先找跟他共同兴趣地点,晃动脚,他看着我的脚,也开始晃起来,他试图变快,我也变快,他终于笑哈哈的边笑边看着我,我们终于愉悦地用眼神交流了一下。

  几天后,我又带来他比较喜欢的形状箱,我们终于可以一起玩耍了。偶尔我晃动一下脚,他幵始跟随我,于是我顺势做了一个模仿拍手,并发指令“这样做”他竟然也拍手了。我们的模仿学习就从那天正式开始了。我们的眼神交流也从那天起渐渐增多了。 起初我们还是从晃动一下脚开始,玩得不亦乐乎时再让他模仿一下“抬腿”,我辅助他抬起腿,然后又做他感兴趣的晃脚,再穿插一下模仿“抬腿”,当天就能愉快地做几次了。有了简单的模仿,我们的关系渐渐拉近了。

  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我决定先让小微建立初步的模仿意识。为了增加小微感兴趣的东西,起初我拿来大的物品,让小微选择他喜欢的东西,也就是从他喜欢的物品和食物入手,先满足他。他选择动物卡片,并且要听我给卡片命名。渐渐地我在中间加入了一些交通工具卡片试一试,他没有拒绝。他坐在椅子上,看得很安静。这时我不再做晃动脚的动作,而是模仿举手,模仿敲敲桌子,他模仿成功后我马上给他一块大大的薯片。

  就这样他渐渐学会了8个动作模仿,有了一点模仿意识,我便又增加了5个物品操作模仿,模仿搭积木、敲琴键、用勺子吃饭、开车(而不是转轮子)等。小家伙学起来真快。那小眼睹可以盯着我看三四秒呢。又过了几天,我尝试做一些口部模仿,比如圆唇、咧唇。几天以后他看卡片的时间长了,安静的时间增加了,吃薯片的次数多了。这时他也得到一些满足,有时吃薯片时会看一眼我,我马上也做出吃薯片的样子,并且发出“吧唧吧唧”很好吃的声音。偶尔他会忘记了吃,而眼巴巴看着我,并微笑着,他心里可能会想:“我在吃薯片,还有人配合,和我的嘴巴一样在动。”小微终于对我有一些关注了,关注的次数多了,关注的时间也渐渐长了。

  我便做仿说“啊”的 指令,他很配合也张大嘴巴,发出“啊”的音,我马上给予强化,并给他举个高高,他好开心呀。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微在看动物卡片时,其中穿插的交通工具卡片,也引起了他的兴趣。和小微渐渐熟悉后,我在给他看交通工具卡片时,突然加快速度,一张一张很快闪过去,他呵呵笑起来,而我又突然停下来,他直接就和我对视,仿佛在说:“快读呀!”我便马上接着读。就这样,小微和我的对视越来越多,也经常会主动和我对视了,也喜欢老师了。我们一起搭积木,一起搓橡皮泥,还一起开小汽车,一起喂小青蛙吃“小飞虫”……偶尔我会把小玩具紧紧地握在手里,他拿呀拿呀拿不动,只好瞄我一眼,就这一眼我也就妥协了, 乖乖地给他。我当然也不会总制造这样的麻烦,我可不想激怒我的小宝贝。我们也会哈哈大笑,我偶尔也会假装生气,他疑惑地希若我不知怎么回事,但是他愣住的表情让你忍俊不禁,我强忍住告诉他:“老师生气了。”我想他渐渐会明白什么是“生气”的。

  当然,小微喜欢的东西增多了,模仿意识提高了,能有一些简单的发音,在听音反应、视觉任务等方面也有不同的改善。2个月后的一天,快要下课时,妈妈在门口张望,听到我唱的《再见歌》。一推门就看到妈妈眼睛竟然闪聆泪花,我以为发生什么事了没敢问。她却说:“孩子的进步没有感动我,我感动的竟是您唱的一首《再见歌》。”也许是其中的一句歌词“Goodbye,记得我”那饱含真情的语言感染到了妈妈。或许,老师用心去做了,孩子能感受到,妈妈也能感到吧!

  最近,小微一到中心就先到个训教室找我,打完招呼就笑着跑掉了,然后经常在下课的间歇时间跑过来看我,笑一笑然后再去找妈妈。她上课时经常一直看着,好像在等待我的“命令”。下课时说完再见还要亲亲我。可是,小微的眼里只有我,目前对他人的关注少一些,在幼儿园里还不能关注其他小朋友。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至少泛化不成功。我希望有一天他也能多看一看其他老师,多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或许假以时日小微就能喜欢你,喜欢很多人,不信你来看看我们的小微,他的眼里除了有我一定还会有你!

  自闭症的治疗十分困难,目前主要以强化行为训练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训练,通过教学和训练与孩子建立了感情。孩子在康复师的身边也建立了安全感,孩子就愿意和康复师待在一起。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和小微感兴趣的东西。从小微喜欢的物品和食物入手,和孩子进行着互动的教学训练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要家长坚定信念,坚持治疗,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关心、信心,孩子是可以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并且发现周围的世界,孩子的社会功能,适应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
在线咨询
查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