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北京妈妈在抚养女儿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如果您正处于这个旅途中可以参考下
Stms的女儿(Rifa)在很小的时候被医院确诊为自闭症,从此走上了自闭症干预之路
Rifa本身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问题行为,Stms是由心理准备的,但随着Rifa慢慢长大,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Rifa当时在国内一家知名干预机构进行干预,Stms有过对机构的怀疑,但之后与其他自闭症家庭进行多次沟通后,发现大家页是面临同样的问题
比如,无缘无故 “哭闹、撞墙撞地、打人、咬人”等,这些行为似乎突然间出现了,如果我们不去做处理,时间长了就会成为坏习惯。
近几年来,Stms为了让Rifa能够更加顺利进行干预,除了在机构进行干预外,Stms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自闭症干预方法
跟机构老师学习、购买相关书籍、网络资料查询等等,几年下来,Stms俨然成了一位干预师。
甚至Stms告诉我,她目前干预能力并不比国内知名干预师差多少,现存的自闭症的干预方式就只有这么多,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也没有所谓的特效药,自闭症的干预之路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爱、耐心、信心和决心。
要想避免自闭症孩子不断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些坏习惯还未形成之前解决掉
而自闭症的孩子本身问题很多,已经让很多还未完全了解自闭症的家长束手无策了,那如何在不影响日常干预训练的情况下慢慢减弱这些突然出现的行为,最终让这些行为消失呢?
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当孩子出现某种问题时,马上去处理,并不是说不好,比如:
家长在日常干预过程中,孩子有抵触,出现了一些打人、撞墙撞地等行为时,我们需要先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强烈?
如果不强烈,家长需要继续进行干预训练,难度强度不需要做调整,只是我们需要配合动手辅助孩子进行,一是引导继续完成干预训练,另外避免孩子身体收到伤害,完成训练后我们需要适当进行奖励,包括语言和食物、玩具等,慢慢的孩子因为抵触得不到回应,就会放弃问题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使用的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家长开始唱歌,辅助孩子拍拍手、跺跺脚等一些简单的行为,转移孩子情绪,直到孩子忘记刚才要做的事情后,再开始继续之前的训练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时,孩子坏行为和情绪较大,已经听不进任何干预训练指令和进行任何训练项目时,家长需要及时把孩子抱起来,配合身体上的抚摸、心理上的安抚和鼓励,慢慢平复孩子情绪,避免情绪过大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事后我们还需要仔细去分析这些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干预方式不符合孩子、干预强度不合适、身体不舒服、睡眠、奖励等出现了问题,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一些、多观察一些,让很多问题行为在形成习惯前扼杀掉,让入场的干预训练能正常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