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康自闭症连锁品牌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快来核对一下 千万别耽误

发表时间:2020-05-25 18:36:07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精神健康的发育障碍。患儿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等。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儿童数量在160万以上。这些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在这个浪漫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沉重的家庭。本期《有医说一》栏目邀请到了联合国智库专家、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硕士带你了解自闭症!

  专家名片:胡可帆:联合国智库专家、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硕士,现任湖南省生命树机构教师。主要从事自闭症儿童脑重塑课教育、自闭症儿童心理相关研究。

  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无论哪一种叫法,都不能将它单纯地与性格内向孤僻、不擅交流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由于大脑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人们之所以形容自闭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像是拥有一套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无法正常沟通,就像来自遥远星球一样。

  目前还不能明确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只是知道自闭症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遗传因素和胎儿在大脑发育期间所受的环境影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是自闭症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来的特征。有时候一些响声让大人都吓一跳,而自闭症孩子却能表现得十分淡定,就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事物完全不会影响到他们一样。发现蛛丝马迹的妈妈也许会带孩子看过耳鼻喉科却未能检查出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自闭症的孩子可能对日常中很小的改变或刺激产生过度强烈的反应,例如听到音乐声会兴奋地尖叫等,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自闭症的孩子并不一定表现得闷不吭声或是缺乏行动力,他们也懂得玩耍,但是会自己玩自己的,不怎么爱搭理别的孩子。另外,分离焦虑这种事很难在他们身上发生,他们并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很黏人,只是在自己想要吃什么东西或者想要爸爸妈妈帮忙时才会主动去拉他们的手表达需求。

  怕生似乎也不会发生在所有孩子身上,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很自如地面对陌生人,但是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自闭症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固执的小怪癖,这些小怪癖可以统称为刻板行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物品的分类十分执着,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还有一些人在做一些事情时必须遵循固定的模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他们还可能会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此外,自闭症的孩子对一些固定动作也很执着,例如踮脚走路、原地转圈或前后摇晃身体等。

  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会有“贵人语迟”的情况,明明到了该开口说话的年纪却还不会说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语言发育障碍的表现。说话时语速很快,或者咬字不清;无法控制音调和音量,因此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往往会有些不搭调,但这并不是听力及声带问题造成的;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有学者认为是基因问题,也有一部分认为是环境造就的,还有学说认为是精卵细胞结合时有毒素未排出导致孩子的大脑发育迟缓。其实,自闭症的发病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发育不成熟,松果体-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导致5-HT,内啡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不正常。虽然医学界现在对于自闭症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还未有明确的定论。不过其实一般自闭症都是先天形成,然后后天环境触发。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

  大多数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缺乏耐心急于求成,要求治疗医生和训练机构在短期内就让自己的孩子完全康复,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全面性发展障碍的精神性疾病,其治疗与训练都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除了专业机构的教育干预外,家庭训练也十分重要,家长要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训练、为孩子回归主流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此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用百倍的爱心千倍的努力,全力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帮助孤独症儿童早日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

  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按照孩子发展的年龄段准备适合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且应该制订适合自闭症孩子发展的成长计划,在日常生活或是学习过程中要注意:

  (1)恰如其分地估计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宁肯起点稍低一些,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学习环境,会大脑的海马体发育,进而无法达到学习的效果。

  (2)永远对自闭症儿童抱有希望,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差,开始训练的起点有多么低。

  (3)自闭症儿童学习活动内容要丰富,安排要恰当,一般在精力集中的时候安排认知及语言内容;可以适当安排外出活动,为孩子增加认识周围世界的机会。一天中要创造机会,尽可能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玩玩具、听音乐或做其他喜欢的事。

  (4)自闭症儿童学习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多复习,但是形式要多样,避免单一的机械性重复。

  (8)教学的时间与地点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地点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在桌面上进行,也可在地板上、沙发上、床上进行。

  家长以及家庭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整体教育当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儿童的家庭训练中,尤其是孩子的父母,是家庭训练主要的执行人,在教育训练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此前提下,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掌握家庭训练的要点,提高家长指导孩子的能力迫在眉睫。

  自闭症患者平日多食粗粮、绿叶菜,有利于身心健康。绿叶菜属于碱性,可中和饮食中糖、肉、蛋及代谢中产生的过多酸性物,可清除血中的毒物素。如:萝卜、青菜、油菜、菠菜、芥蓝、大白菜、胡萝卜、花菜、甘蓝等;粗粮:红薯、土豆、玉米、芥麦等水果:果汁(原汁)、橘子、釉子、甘蔗、青梅、苹果、香蕉等;绿菜:海带、紫菜、黑木耳、豆鼓。

  自闭症家庭应尽量少吃燕麦、大麦,黑麦等制成的食物。主食尽量以大米为主,方便孩子的营养吸收。水杨酸盐食物;番茄、胡柚、橘子、柠檬等食物都富含水杨酸。而这种物质对自闭症患者的胃肠道有严重的负作用。含水杨酸成分高的食物对自闭症患者有不良作用,由于水杨酸对人体的胃肠道有严重的负作用,会导致消化道的可通透性增加。自闭症患者应该禁止食用一些添加人工色素或防腐剂的食品。要注意不要喝咖啡,酒,和一些罐装的食品或饮料。控制自闭症患者不吃或尽量少吃奶制品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

  除此之外,还有鸡蛋、鲜奶蛋糕、奶酪、冰激凌、酸奶等食物也同样富含酪蛋白,应该控制对这些食物的摄入。所以,一些过度消耗体内硫酸盐的食品都应该尽量控制。一些带颜色的饮品和糖果,不要让孩子多吃。

  首先要积极关心。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并非没有感觉,只是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去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流,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和善意。有时候他们会因遗失了什么或身体不舒服而大声嚷叫,甚或紧张的不知所措而四处走动时,这时候,我们应该宽容地对待他们、理解他们。当自闭症儿童和我们玩游戏时,他们可能很难了解游戏规则,我们要先以手势和动作示范玩法,帮助他了解游戏规则,万一示范一次仍无法让他了解,可以多示范几次,直到他了解为止。

  自闭症儿童在有的情境中,尤其在被他人干涉时,往往会因为情急之下而情绪失控,或者说出不恰当的话,此时我们千万不要嘲笑他,要立即示范正确的行为并解释让他知道原因。

  1、环境的控制:家庭和学校应提供孩子安定、和乐的环境,以减少孩子的不安和焦虑。家庭的温馨、父母的温情、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非是对他们溺爱,而是首先要理解;学校要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生活,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2、行为介入:行为介入就是与孩子做同样的动作。但此行为要有所选择,并注意思考如何介入行为、介入后能产生多少效果、如何处理发展新的学习(包括语言、行为等)三要点。

  3、循行渐进地教育:孩子的不当行为多是长期累积养成的,为消除其行为问题,应订阶段性的目标,慢慢减少不适当行为。如孩子每天尖叫20次,慢慢使他减为15次、10次、5次而至行为消除。若是急于求成,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心理,误以为自己即将受到伤害,而排斥治疗。

  4、替代行为范本行为:在护理自闭症儿童时家长不但要告诉他们禁止哪些行为,哪些行为应如何替代他们原有的行径;而且要为孩子提供范本行为,指导儿童学习任何一项行为及能力,使他们对范本行为产生兴趣,做好范本行为的决心。

  提醒:发现孩子可能有自闭症倾向后,家长应及时前往儿童医院等相关专业机构进行评测与治疗。

  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案例。如果在早期提早发现并进行干预的话,是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上学、生活、社交的。但很多家长发觉得晚,甚至会逃避,稍微一晚,就会错过干预的黄金时间。即使是重度自闭症患者,及时治疗也可以培养很好的自理能力和行为规范。

  我国自闭症儿童数量较大,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仅少部分人进入政府资助的康复中心接受训练,康复需求和康复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差距很大。而且康复教师数量和专业水平也很匮乏;而且,存在很多自闭症患者的家长配合度不高的情况,甚至拒绝承认自己的孩子得了自闭症。面对高昂的学费,很多家长望而却步,导致自闭症儿童无法得到康复治疗。让孩子回归普通教育环境,几乎是所有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愿。90.8%的家长担心自闭症孩子就业问题,对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表示担忧,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养护及就业成为自闭症家庭最担忧的问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200009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
在线咨询
查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