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训练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训练 一、感知和运动 感知和运动是儿童发展的起始环节, 和各方面的发展关系重大。 粗大运动技能及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是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训练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感知觉的训练总是有机地被
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训练 一、感知和运动 感知和运动是儿童发展的起始环节, 和各方面的发展关系重大。 粗大运动技能及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是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训练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感知觉的训练总是有机地被组织到孩子整个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中。 (一)感知觉 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分为:1、外部感觉,即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2、 内部感觉,即本体感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本体感觉(也叫运动觉)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及身体的位置、姿势的感觉。 平衡觉是指人对自己整个身体所处的位置、方向及其变化的感觉。 内脏感觉是指人对身体的内脏器官的状况的感觉,比如饥饱的感觉、干渴的感觉等。 婴幼儿期的几种主要知觉为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知觉, 包括方位知觉、 形状知觉和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是人以自己的身体为核心,对物体所处位置的认识;形状知觉能力是阅读 以前的必要准备;深度知觉对人动作的调控有重要意义。 (二)运动 我们这里所说的运动,并非一般的体育运动,它是指人通过神经系统控制,使自己的外部肌肉去完成某 种动作的过程。人的运动表现为各种动作,因此常把“大运动”叫作“粗大动作”或“大肌肉活动”;精 细运动则叫做“精细动作”或“小肌肉活动”。人有三种身体运动:1、身体(头、四肢、躯干)姿势的变 化;2、身体的移动(爬、走、跑、跳);3、操作、摆弄物品的活动(玩积木、拼图、涂色、剪纸、画 画、写字)。前两项为粗大运动,和手臂、腿部及身体的大肌肉群活动有关;后一项为精细运动,主要和 手腕及手指的小肌肉群活动有关。 (三)感知与运动的关系 一般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总是把感知与运动并提。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 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围栏中婴儿通过多次尝试,拽动他跟前的毯子取到了毯子的另一端的洋娃娃的实 验,很好地说明了动作与感知、思维的关系,我们也正是通过观察儿童的动作来了解他的感知活动和思维 活动的。比如我们观察到自闭症儿童握笔、写画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的空间知觉及本体感觉的发展情况。 二、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运动问题 不管是外部感觉还是内部感觉,自闭症儿童都有显著的发展不足及异常。自闭症儿童突出的感觉问题 之一是听觉的敏感性问题。一定强度的噪声(乐声的频率相对较低)会使自闭症儿童感到不舒服;甚至是 痛苦。在听到尖锐、频率高的声音时,他们常出现捂耳朵、闭眼睛的行为。触觉过敏困难是绝大部分自闭 症儿童的突出问题。他们对拥抱、抚摸很排斥。躲避抚摸和拥抱使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正常发育所必须的舒 适触觉刺激。“自闭症儿童缺少移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舒适的触觉输入。”还有孩子对某种质地的衣 服非常排斥,拒绝穿这类衣服。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自闭症儿童总是去揪衣服领子、抓肩膀,坐在那里不停 地扭动身体,好像浑身很痒。触觉过敏也是导致自闭症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自闭症儿童 的另一种感觉过敏是平衡失调,这类儿童害怕被摇动、害怕荡秋千、玩转椅。由于平衡能力差,步行姿态 不正确,常摔跤、磕碰。 自闭症儿童感觉的另一个问题是感觉迟钝。痛觉迟钝的孩子不能及时觉察身体的伤痛,受伤、流了血也 感觉不到。有自伤行为的孩子把手臂咬得青紫也无痛的反应,处在一种身体防御机能失调的状态。平衡觉 迟钝的孩子,在极快的、长时间的旋转后,没有晕眩感。高度反应迟钝的孩子,喜欢爬高,没有害怕的感 觉。内脏感觉迟钝的孩子,由于身体机能状况的失调,身体的生物节律紊乱,会有过度进食、不知饥饱, 进食极无规律的表现。这种孩子多为肥胖儿。人们对自己身体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及肢体的位置, 姿势,通常是不依赖视觉和听觉的,但本体感觉迟钝的自闭症儿童会特别依赖眼睛,结果反而容易失去平 衡。由于对身体各部分的意识模糊,穿脱衣物及处理身边食物的能力欠佳;写字时,要么握笔时抓得太紧, 要么用力太轻或不会用力。 有相当多的自闭症儿童空间知觉发展不足。 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的孩子会表现出无法循着直线走路; 上下 楼梯时,由于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高低,会表现出深一脚、浅一脚的步态,严重时会惧怕下楼梯。这类孩 子在写字时,不能把字写在格子内,把字排列整齐有很大困难,有的甚至把字体写得支离破碎。在生活中, 把水注入杯中也会有很多遗洒。在学习活动中,这种孩子玩拼图和组合玩具也显得笨拙,甚至不知所措。 运动方面,自闭症儿童大部分大肌肉发展良好,但也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差,他 们不会模仿、不会点头,精细动作发展不良。 三、感知运动训练的意义 1、脑的发育需要丰富的刺激。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感知运动训练是弥补大脑功能缺损,促进全面发 展的有效内容。 2、 大运动有助于自闭症儿童了解自己的身体各部分以及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改善大肌肉发育不良, 发展平衡及协调能力,提高肌肉的力量、控制力,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条件。 3、强化的运动训练,能减轻自闭症儿童的刻板及异常行为。 4、有组织的运动训练,能使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范围得以扩大,感知内容不断增加,认识能力不断提 高,思维得到发展。 5、感知运动训练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听觉与视觉的有意注意,并从训练中学会听指令。 6、精细运动训练,通过摆弄、操作物件可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认知和改善触觉,同时也促进其他方面 能力的发展;自理能力,写画技能,手语及职前技能。 四、感知运动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运动训练要有一定的强度、速度,姿势要正确。 运动训练的强度、速度和动作的姿势是训练是否有成效的几个重要因素。 美国的一项专门治疗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的 STNR 运动(由几组爬行活动构成),首先要求姿势的正 确,“猫咪坐”(像猫的坐姿),“箱子型”(摆成箱子状的爬行姿势)是练习的第一步,然后是“抗力 摇摆”(加一定阻力的前后摇摆)练习,每次 30 次,接下来是几组加阻力的爬行练习。爬行 5 米长的距 离,约花 15-20 秒钟,缓慢、平稳,抬头看着前面目标爬,往返六次。一组活动要花 15 分钟时间,每次 练习 5 次,经过 6-7 个月的练习,对改善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各种训练机构几乎都有 爬行这一训练项目,但他怎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却很少有人去注意。运动训练应是严密的、有组织的, 有一定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量。时间太短了,量太少了,效果有限;时间太长了(超过两小时),量太 大了,较小的自闭症孩子可能无法适应,效果也不见得好。 2、感觉学习很重要 一些自闭症儿童由于理解问题的能力有限,本体感觉发育不良,模仿能力也差,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往 往是听了指令却做不来动作,即使有时训练者做了示范动作,他们也无法完成。因为人对自身的肌肉、关 节、韧带的活动及身体位置的感觉需要经验来逐步积累。因此在训练中首先是手把手地辅助自闭症儿童去 完成动作,然后辅助逐步撤离,直到他能独立地去完成一个个动作。在家庭训练的指导中,常有家长向我 诉说孩子不会双脚跳。我就告诉他们:在孩子不特别反抗的情况下,用宽布带把孩子的双脚绑住,让他被 动地把双脚并拢,然后把孩子放在稍高(小凳子)的地方,在前方拉着他的脚往下用力跳下,让他初步去 感受“双脚并拢跳”的状态。经多次练习,孩子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言语障碍是由于触觉及本体感觉的障碍引起的。由于对自身发音器官(口腔、 舌头、牙、齿、面颊)缺乏觉察,无法使口腔肌肉的运动自如而妨碍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因此,运用各种 感觉的手法使自闭症儿童记住自己的嘴巴是非常重要的。“当印尼的孤独症儿童开始获得刷口治疗以了解 身体器官时,他们开始能即时发音,说出有意义的言语。”(张鑫铭)还有“脸颊运动训练”也属于感觉 学习的一种。这种训练就是用手轻拍双颊、下巴、嘴唇,并且力图发出声音来,还可以紧闭嘴唇吹气使脸 颊鼓起来,还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可以牵动脸颊肌肉的鬼脸。后两种做法可能自闭症儿童会有较大的困难。 在训练者发音说话时,让自闭症儿童用手去感觉气流、声带的振动,下巴的下降与太高,两颊肌肉的活动 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3、提供舒适的感觉刺激 自闭症儿童的感觉问题一些要用行为训练来解决, 比如听觉与视觉的有意注意、 呼唤反应是自闭症儿童 训练的重要目标。注意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而另一些感觉问题则要用感觉的方法去解决。就是 说首先我们要给自闭症儿童舒适的感觉刺激,来慢慢改变他们对各种刺激的不良反应,改变他们的感觉阈 限。 在视觉方面,环境的布置要整洁,色调要明快,东西要摆放有序;使用的照明灯光要明亮、柔和,应避 免使用管灯和旧的快要坏的灯泡,因为灯光的闪动及管灯发出的声音会使自闭症儿童不安,甚至会使他们 无法容忍。学习材料的选择也要注意;所有材料应是色调明快,对比强烈,轮廓清楚。卡片及小读物要选 背景不复杂、图案清晰、线条明快的那一类。很多自闭症孩子不喜欢儿童读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那类读物 的背景太复杂、太零乱,给他的视觉刺激很不舒服。 听觉方面, 要注意不要把音响和电视的声音放得很大, 说话要避免太响或频率太高。 在较安静的环境里, 轻声地对着自闭症儿童说话,教他们学习语言会有较好的效果,舒适的环境能够平息他们的不安。实际上, 听觉统合治疗的原理也是首先给自闭症儿童提供舒适的(经过调配和过滤过度敏感的频率)声音刺激,然 后使他们的听觉逐渐地脱敏。 触觉方面虽然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躲避拥抱和抚摸, 但是我们仍然能找到他们喜欢接纳的方式。 当自闭症 孩子拒绝拥抱时,可以轻轻地抚摸他,在他和你玩得很开心时,要不经意地去抚摸他,或者抱他坐在你的 膝盖上,摇动他,和他做“拉大锯、扯大锯”的游戏,不经意地去抱一下他,这样做他不会反感。当我们 要求自闭症孩子看着我们的时候,不要使劲去抬他的下巴,要很轻地托一下下巴就可以了。排斥穿某一类 衣物的孩子,不要硬性强迫他穿,或者责骂他,要试着用鼓励、诱导、条件交换的方法使他慢慢地能接纳 不同质地的衣物。总之,给自闭症孩子舒适的感觉刺激是我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 题。 在多年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我采用以下一些方法,简单易行,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视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 玩具、图片、实物等。(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3)看复杂图案,从 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 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 (1)听喜欢的歌,声音。(2)听简单的声音。(3)听简单的指令。(4)听、找移动的声源。(5)模仿声音,如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 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2)辨别两种以 上味道。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 嗅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 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 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 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 打、掐、捏、 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 口部活动的训练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使没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学会发音、说话。我校由曹静老师为主编, 创编了语言训练操,对儿童的口部训练有明显的帮助,并深受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语言训练操共 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 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 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在我们开展的 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 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