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1岁的永浩从海珠区拿着鲜花转一趟地铁,将鲜花送到了佛山的顾客手中。永浩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和很多自闭症患者家长一样,廖妈妈一直为孩子的未来担忧,直到这天,永浩实现了人生第一次独自坐车跨市。“我从来没想到他可以这样。”廖妈妈很开心。
自闭症群体在国内逐渐被重视,然而,当“星星的孩子”长大后,又该如何融入社会呢?“希望儿子的改变能给身边有着同样遭遇的人带去正能量。”廖妈妈说。
“永浩是广州自闭症群体里的‘明星’!”陈良宝是永浩的朋友,在他看来,这个孩子的成长给不少家长带来了希望,“以前永浩情绪很容易‘爆’,最严重时自己抓自己,还打人。现在,改变太大了!”
“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他的状态越来越好。”回想过去,廖妈妈认为,儿子在幼儿园阶段走错了,“我应该坚持让他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进行康复训练,直到6岁时完全确诊自闭症。事实上,永浩只念了一个多学期的幼儿园,没有完整的集体生活,才导致后面上小学更难以融入人群。
陈宝良回忆当孩子自闭症确诊之后,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天塌了”,面对自闭症孩子,家长心力交瘁,孩子举止怪异难交流,发育迟缓,使很多家长背上沉重的精神和经济的负担。
永浩2016年职中毕业后,廖女士一度担心儿子的未来。当时80多岁的爷爷病倒搬进他们家住,夫妻俩都要上班,“无业”的永浩负责照顾爷爷:帮忙推轮椅,中午做点简单的食物。也就在那一年8月,周末带永浩上广州市少年宫课程时,廖女士听说有个公益组织叫“心潜”,正免费招收自闭症孩子学习潜水,“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廖女士没有犹豫就报名了。在她看来,什么都可以试一下。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